close

  中新網蘭州12月2日電 (楊艷敏 楊建剛)“今年你的土地流轉了嗎?地租是多少?今天干活掙了多少錢?”這是記者近日在甘肅省山丹縣採訪時農民使用率系統家具最高的“口頭禪”。近年來,甘肅省山丹縣推進土地合理流轉,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土地流轉“流”出了農業活力,“轉”出了致富後勁。
  山丹縣位於甘肅省河西房屋二胎走廊中部,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小雜糧等,面積15萬畝左右;經濟作物有油菜、啤酒大麥、脫毒馬鈴薯、亞麻、瓜菜、中藥材等,面積25萬畝左右。在土地流轉中,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有手藝、頭腦活、善經營的農民外出經商和打工,變成了宜農宜工的“兩棲”農民;留守家園的老人和婦女既可照顧家庭又可在自己的出租地上就近打工。目前,全縣已有2.6萬名農民從土地上走出來,向二、三產業轉移,人均年收入均在3萬元以上,農民非農收入占到了總收入的55%以上。
  把地租給別人種到底劃不划算?村民們算了一筆賬。河灣村村民周偉堯說:“我們家6畝地,原來種大麥每畝年產七八百斤,去掉種子、化肥等各種費用,6畝地也就掙3000元借錢左右。現在土地流轉了,光租金就是3000元,我還能外出打工,比以前掙得多了。”
  “去年,我把自己的90多畝地以每畝650元的價格全部承包給種植大戶李鵬,簽定了三年的合同,今年的承包價定的是每畝500元,下一年還是500元,我還回到自家地里幹活,每年還能掙1萬元左右,你說划算不划算?”山丹縣位奇鎮十里堡村民李室內設計愛萍高興地說。
  土地流轉,讓農民得到支票借款了實惠,而承包土地的種植大戶們更是從土裡掘出一桶桶“真金”。
  山丹縣清泉鎮雙橋村是該縣率先進行土地流轉村之一,種植大戶李全國更是全縣數一數二的種地大戶。今年,他將本村的1800畝土地全部承包後,帶著村上的幾個種植大戶,成立合作社,在周邊村流轉近5000畝地,種植馬鈴薯、中藥材、洋蔥等特色農作物,年收入在百萬元以上。與此同時,他還號召村上的農戶組建起“農事鐘點工”隊伍,在大戶們的承包地上打工,掙錢顧家兩不誤,讓農戶享受到了土地流轉帶來的好處。
  李鵬是位奇鎮十里堡村馬鈴薯種植大戶,看到種植馬鈴薯前景廣闊,連續幾年種植馬鈴薯獲得了巨大收益。今年,他以每畝400到600元不等的價格租種2800畝土地中馬鈴薯,當年的收入在100萬元以上。他說:“土地流轉後,種植模式成為規模化經營,實現從土裡刨‘食’到土裡刨‘金’的轉變。”
  李鵬還說到,他之所以承包如此多的土地,除了市場因素外,還離不開政府在土地流轉方面的優惠政策。
  據瞭解,該縣為確保土地流轉的有序進行和扶持種植大戶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制定出台了《關於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的指導意見》、《山丹縣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扶持土地規模經營獎勵辦法》等多個指導性文件。對土地流轉期限在3年以上,簽訂規範土地流轉合同,圍繞馬鈴薯、高原夏菜、制種、日光溫室果菜等特色主導產業進行連片規模經營的流轉戶,實際流轉面積在200畝以上的,縣財政按照流轉規模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
  據山丹縣委宣傳部提供的資料顯示,在政策鼓勵和能人大戶的帶動下,該縣的土地流轉面積從2009年5.29萬畝,驟增到2013年的25.6萬畝,翻了5翻。2013年流轉面積更是占總播面積的46.7%,流轉土地農戶達21261戶,占農村總戶數的56%。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戶達855戶,其中流轉千畝以上規模經營戶達46戶。流轉租金由原來300-500元/畝提高到500-700元/畝,流轉租期一般為三至五年,最長達到16年,形成了農戶、工商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多種主體共同參與,整村整社集中流轉的格局。(完)  (原標題:土地流轉:“轉”富甘肅戈壁小縣山丹農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hgq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